(相关资料图)
初冬时节,徽派盆景发源地、中国传统村落——歙县雄村镇卖花渔村迎来盆景销售旺季。这是一个发展传统徽派盆景的特色产业村,今年到目前,该村盆景销售额达到2800万元。家家户户的盆景园里,花农忙着浇水、上盆、修剪。忙碌景象不仅在园里,还在“线上”,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开启直播带货新模式。
笔者走进一户花农家,正在直播的女孩名叫洪瑜,2017年毕业于合肥的一所高校。在南京工作两年后,洪瑜返乡创业。带着大学生的蓬勃朝气,洪瑜打破常规线下销售模式,给家乡的盆景拍照,以照片、视频的形式将卖花渔村的梅花、罗汉松、虎刺等一系列盆景推上淘宝、微信等电商平台。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,洪瑜在村里的推荐下参加了专业的培训,在盆景园里搭起了直播间,在今年2月正式从平面电商转型成为直播电商。
“我们卖花渔村是中国传统村落,我们的徽派盆景技艺传承已经有千年历史,这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,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机会。”洪瑜说。
卖花渔村因家家户户种植花卉盆景闻名全国。全村230多户村民,户户以盆景花卉制作为业,每年成型的可销售盆景花卉约4万钵。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。卖花渔村积极培育村内直播人才,洪瑜从直播小白开始一步步学习,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。现在洪瑜不仅可以运营好自己的直播间,还能向村民传授网络直播技能。越来越多的村民既会妙手修枝剪叶,又学会了盆景拍摄,掌握了直播技巧,成了生产销售的多面手。
“直播间最多时有一万多人同时在线观看。经过了8个多月的运营,我们的销售额超过了30万元,附近差不多有近20家都在做直播销售,我们村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。”洪瑜觉得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很有意义。
随着网络传播,越来越多新客户选择来到卖花渔村选购。“每天都有客户来我们村拉货,有时候要拉上好几车。”村民胡敏说。
如今卖花渔村借助互联网将盆景销往全国,该村建设有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1家,现有经营网店40余个,盆景网络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,村子里的年轻人更愿意回村发展。2021年,卖花渔村被评为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,盆景年销售额超2500万元,外来游客超10万人次,旅游收入近400万元,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。今年,这个村又入选了全国非遗旅游村寨,村集体经济已收入117万元。
卖花渔村驻村工作队队员王杰表示:“我们村近年来依托盆景产业,大力拓展电商、直播等新型销售渠道,目前村庄有电商示范户30户,吸引了一批青年返乡创业。”
值班编辑:程红妹
Copyright @ 2015-2022 中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浙ICP备2022016517号-4 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